Update image

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
Kang Huaishuai
2021-03-11 23:09:37 +08:00
parent 7afb8991d3
commit bc43b30964
11 changed files with 19 additions and 19 deletions

View File

@@ -6,7 +6,7 @@
`Dockerfile` 中的 `ARG` 指令是定义参数名称以及定义其默认值该默认值可以在构建命令 `docker build` 中用 `--build-arg <参数名>=<值>` 来覆盖
1.13 之前的版本要求 `--build-arg` 中的参数名必须在 `Dockerfile` 中用 `ARG` 定义过了换句话说就是 `--build-arg` 指定的参数必须在 `Dockerfile` 中使用了如果对应参数没有被使用则会报错退出构建 1.13 开始这种严格的限制被放开不再报错退出而是显示警告信息并继续构建这对于使用 CI 系统用同样的构建流程构建不同的 `Dockerfile` 的时候比较有帮助避免构建命令必须根据每个 Dockerfile 的内容修改
灵活的使用 `ARG` 指令能够在不修改 Dockerfile 的情况下构建出不同的镜像
ARG 指令有生效范围如果在 `FROM` 指令之前指定那么只能用于 `FROM` 指令中

View File

@@ -2,6 +2,6 @@
格式为 `EXPOSE <端口1> [<端口2>...]`
`EXPOSE` 指令是声明运行时容器提供服务端口这只是一个声明在运行时并不会因为这个声明应用就会开启这个端口的服务 Dockerfile 中写入这样的声明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帮助镜像使用者理解这个镜像服务的守护端口以方便配置映射另一个用处则是在运行时使用随机端口映射时也就是 `docker run -P` 会自动随机映射 `EXPOSE` 的端口
`EXPOSE` 指令是声明容器运行时提供服务端口这只是一个声明容器运行时并不会因为这个声明应用就会开启这个端口的服务 Dockerfile 中写入这样的声明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帮助镜像使用者理解这个镜像服务的守护端口以方便配置映射另一个用处则是在运行时使用随机端口映射时也就是 `docker run -P` 会自动随机映射 `EXPOSE` 的端口
要将 `EXPOSE` 和在运行时使用 `-p <宿主端口>:<容器端口>` 区分开来`-p`是映射宿主端口和容器端口换句话说就是将容器的对应端口服务公开给外界访问 `EXPOSE` 仅仅是声明容器打算使用什么端口而已并不会自动在宿主进行端口映射

View File

@@ -11,10 +11,10 @@
VOLUME /data
```
这里的 `/data` 目录就会在运行时自动挂载为匿名卷任何向 `/data` 中写入的信息都不会记录进容器存储层从而保证了容器存储层的无状态化当然运行时可以覆盖这个挂载设置比如
这里的 `/data` 目录就会在容器运行时自动挂载为匿名卷任何向 `/data` 中写入的信息都不会记录进容器存储层从而保证了容器存储层的无状态化当然运行容器时可以覆盖这个挂载设置比如
```bash
docker run -d -v mydata:/data xxxx
$ docker run -d -v mydata:/data xxxx
```
在这行命令中就使用了 `mydata` 这个命名卷挂载到了 `/data` 这个位置替代了 `Dockerfile` 中定义的匿名卷的挂载配置

View File

@@ -33,4 +33,4 @@ WORKDIR c
RUN pwd
```
`pwd` 输出的结果 `/a/b/c`
`RUN pwd` 的工作目录 `/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