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 of
https://github.com/yeasy/docker_practice.git
synced 2024-11-16 11:33:40 +00:00
a795bf863a
"s/程序/程式/g" "s/性能/效能/g" "s/如下/以下/g" "s/加載/載入/g" "s/獲取/取得/g" "s/服務器/伺服器/g" "s/信息/訊息/g" "s/註釋/註解/g" "s/裏/裡/g" "s/構建/建立/g" "s/配置/設定/g"
3.2 KiB
3.2 KiB
建立 tomcat/weblogic 集群
安裝 tomcat 鏡像
準備好需要的 jdk、tomcat 等軟件放到 home 目錄下面,啟動一個容器
docker run -t -i -v /home:/opt/data --name mk_tomcat ubuntu /bin/bash
這條命令掛載本地 home 目錄到容器的 /opt/data 目錄,容器內目錄若不存在,則會自動建立。接下來就是 tomcat 的基本設定,jdk 環境變量設置好之後,將 tomcat 程式放到 /opt/apache-tomcat 下面 編輯 /etc/supervisor/conf.d/supervisor.conf 文件,新增 tomcat 項
[supervisord]
nodaemon=true
[program:tomcat]
command=/opt/apache-tomcat/bin/startup.sh
[program:sshd]
command=/usr/sbin/sshd -D
docker commit ac6474aeb31d tomcat
新建 tomcat 文件夾,新建 Dockerfile。
FROM mk_tomcat
EXPOSE 22 8080
CMD ["/usr/bin/supervisord"]
根據 Dockerfile 建立鏡像。
docker build tomcat tomcat
安裝 weblogic 鏡像
步驟和 tomcat 基本一致,這裡貼一下設定文件
supervisor.conf
[supervisord]
nodaemon=true
[program:weblogic]
command=/opt/Middleware/user_projects/domains/base_domain/bin/startWebLogic.sh
[program:sshd]
command=/usr/sbin/sshd -D
dockerfile
FROM weblogic
EXPOSE 22 7001
CMD ["/usr/bin/supervisord"]
tomcat/weblogic 鏡像的使用
存儲的使用
在啟動的時候,使用 -v
參數
-v, --volume=[] Bind mount a volume (e.g. from the host: -v /host:/container, from docker: -v /container)
將本地磁盤映射到容器內部,它在主機和容器之間是實時變化的,所以我們更新程式、上傳代碼只需要更新物理主機的目錄就可以了
tomcat 和 weblogic 集群的實做
tomcat 只要開啟多個容器即可
docker run -d -v -p 204:22 -p 7003:8080 -v /home/data:/opt/data --name tm1 tomcat /usr/bin/supervisord
docker run -d -v -p 205:22 -p 7004:8080 -v /home/data:/opt/data --name tm2 tomcat /usr/bin/supervisord
docker run -d -v -p 206:22 -p 7005:8080 -v /home/data:/opt/data --name tm3 tomcat /usr/bin/supervisord
這裡說一下 weblogic 的設定,大家知道 weblogic 有一個域的概念。如果要使用常規的 administrator +node 的方式部署,就需要在 supervisord 中分別寫出 administartor server 和 node server 的啟動腳本,這樣做的優點是:
- 可以使用 weblogic 的集群,同步等概念
- 部署一個集群應用程式,只需要安裝一次應用到集群上即可
缺點是:
- Docker 設定復雜了
- 沒辦法自動擴展集群的計算容量,如需新增節點,需要在 administrator 上先建立節點,然後再設定新的容器 supervisor 啟動腳本,然後再啟動容器 另外種方法是將所有的程式都安裝在 adminiserver 上面,需要擴展的時候,啟動多個節點即可,它的優點和缺點和上一種方法恰恰相反。(建議使用這種方式來部署開發和測試環境)
docker run -d -v -p 204:22 -p 7001:7001 -v /home/data:/opt/data --name node1 weblogic /usr/bin/supervisord
docker run -d -v -p 205:22 -p 7002:7001 -v /home/data:/opt/data --name node2 weblogic /usr/bin/supervisord
docker run -d -v -p 206:22 -p 7003:7001 -v /home/data:/opt/data --name node3 weblogic /usr/bin/supervisord
這樣在前端使用 nginx 來做負載均衡就可以完成設定了